民营企业正处于由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过渡时期。制约民营企业升级换代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产权结构不合理。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一元化特点。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产权结构已成为企业升级换代的内在“瓶颈”。二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与一元化的产权结构相关,民营企业多实施家族集权式治理结构,反映在企业内部关系、决策方式、分配制度等方面与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不相适应。三是管理水平较低。在家族集权式治理结构下,用管理家庭的做法管理企业,管理中专业技术含量低,作风比较粗放,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四是企业生命周期短。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但就单个民营企业看,企业生命周期短,更替频繁,蜕变重生发展的民营企业不多。五是技术相对滞后。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所采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
“三改一加强”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道路。笔者感到,它也适用于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的民营企业,有利于解决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改革产权结构,优化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持续保持强劲的活力,就必须适应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产权结构,使产权主体多元化,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民营企业实行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在此方面,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合、私营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些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权责, 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事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从而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制度创新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广大民营企业应尽快走出家族制的局限。
改组产业,突出和做强主业。企业在一定的产业中从事经济活动,产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常常奉行“船小好掉头”的原则,经常变换产业领域,结果永远也长不大;而一些做大了的民营企业,则按照“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的思维定势,同时向多个领域拓展业务,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结果因力不从心而迅速倒下。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民营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有长远的市场眼光和发展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企业做大做强,而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散兵游勇;必须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并切实把主业做精做长,而不能不顾自身条件地四处出击。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和分工的加快,广大民营企业应适时进行产业重组。
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产业经济学认为,“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事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要多渠道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以优良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技术领域的民营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并在政府扶持下努力成为高科技产业中的领跑者。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大民营企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和产品更新、产业升级,努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企业发展的跨越。
加强民主管理,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现代管理不仅注重流程的畅通和高效,而且注重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是加强和改进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摒弃家族意识,建立企业共同体观念;摒弃家长制作风,推行民主管理。
刘宁宁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辽宁日报理论版2006-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