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宁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和谐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培育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现阶段我们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基础、道德支撑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方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建设大众共享的和谐文化。着眼于和谐人文精神的培育、文化关怀的营造、文化享有的落实、文化创造的体现,以和谐文化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让人们尽可能用和谐文化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达到人内心的和谐,从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文化。在把握文化主旋律的前提下,尊重多姿多彩的文化个性,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倡导多元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处理好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等,建立文化的协调机制,使各种文化在主旋律下求同存异、协调有序、兼容共生、雅俗共赏,使人民共同享受和谐文化的成果。在坚持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前提下,既要保护体现民族特色和人类终极价值指向的精神文化产品,重视传统文化精华的当代价值,又要尊重和支持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成果,重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增进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博采众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进和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沈阳 辽宁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 辽ICP备:050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