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2013年度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转换”已经完成,并于近日获得结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人们的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存在着传播形式化、单一化、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等问题,以致受众无法很好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需要新的传播方式,而其中的语言转换是新的传播方式的核心。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语言转换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有利于重新审视语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基础性功能,对语言转换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给予学理阐释;有利于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的认识;有利于为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语言转换的具体做法,进而取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不能仅仅依靠本身语言的表达形式,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原创形态——文本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并不能直接为广大中国人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进入中国传播的前提条件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用中国人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语言内容的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思想要想为中国人所理解,就必须通过理解者说出能为中国人理解的语言,这种理解本身就是语言内容间的转换。运用中国本民族的语言和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进行翻译、解释,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中国人理解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系统。
语言内容的转换只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选择传播的媒介,如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但不论是哪一种传播媒介,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传播开来。选择传播媒介就是在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人类丰富的语言储备为语言形式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在保持语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选择对语言进行恰当的替换、增删、重新组合与构建,尤其是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基本的语言转换形式。不过,马克思主义在语言转换中,应尽可能地将特定的立场普适化,把与受众之间存在的不对等的利益差异抹去,最终呈现自身的大众性。
马克思主义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就必须借助语言(指广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种最根本的信息传播载体去传播,但必须先把理论化、意识形态化、精英化的马克思主义用大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加以转换,这种语言的灵活转换能够塑造受众信任的传播者形象,畅通马克思主义信息的传播,增进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可以借助通俗、生动、幽默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实现精英语言向大众语言的转换、意识形态语言向日常生活语言的转换、宏大语言向直观语言的转换。具体做法是:传播者应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并提炼出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契合度的语言和思想;撰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材要融入群众熟悉的语言,寓说理于叙事的形式去叙述群众关心的事情,教学中把教材语言转化成自己的大众语言;学习广大人民群众习惯的口头语言的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去体验生活,读懂生活,汲取新语言。
本课题成果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苗耀辉同志撰写的论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语言转换”发表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另一篇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换”获辽宁省中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